預計2023年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啟動難度較大,收購周期將拉長,麥價波動幅度同比或收窄,高面筋優質品種將備受市場主體青睞,小麥飼用需求同比好轉,新麥質量情況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小麥市場購銷格局。
《中國農業展望報告(2023-2032)》預計,未來10年,國內小麥播種面積呈穩中略降趨勢,隨著小麥單產提高,產量穩步增長,2032年將達14390萬噸,年均增長0.5%。報告指出,未來10年,糧食需求增長主要來自飼用消費較快增長,飼用消費將增長13.4%,人均口糧消費呈下降趨勢。
當前國內小麥市場購銷格局
《中國農業展望報告(2023~2032)》預計,2023年國內糧食播種面積將達17.82億畝,同比增長0.4%;2023年國內糧食產量將達到6.94億噸,同比增長1.1%,其中口糧(稻谷和小麥)產量保持相對穩定,玉米產量略增,大豆產量增至2171萬噸,比上年增長7%。
由于2022年國內小麥產量刷新歷史高位,且小麥飼用替代需求量處于低位,小麥年度產量明顯大于需求量,小麥結轉庫存數量增加,麥市供需處于寬松格局。國家政策小麥庫存數量呈現下降態勢,但市場糧源數量較往年明顯提高。
隨著國內人口增速下降,疊加人均口糧消費量下降,近年制粉需求量處于穩中下降趨勢。在生產端未有較大不利因素影響的情況下,麥市供需格局的改變仍需一定比例小麥轉化為飼用需求,小麥與玉米之間的關聯度明顯提高。
美國農業部全球小麥供需報告將中國小麥進口預估上調200萬噸,為1200萬噸,這將是1995/1996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。中國小麥進口預估上調的原因是,迄今為止的進口步伐強勁,尤其是從澳大利亞的進口。
海關總署數據顯示,1月至3月國內累計進口小麥435萬噸,同比增加42.6%;進口平均單價2661元/噸,同比上漲13.51%。其中,自美國進口20.34萬噸,去年同期幾乎為零;自加拿大進口78.34萬噸,同比增加48.71萬噸,增幅164%;自澳大利亞進口253.23萬噸,同比增加93.81萬噸,增幅58.8%;自法國進口77.13萬噸,同比減少36.71萬噸,減幅32.2%。
2023年以來,國內麥價承壓于供需寬松格局,買方市場氛圍濃厚,麥價自高位呈現大幅下跌態勢,持糧主體庫存小麥銷售壓力較大,虧損嚴重。國家政策小麥自1月11日開始投放市場,自投放市場以來持續呈現高成交、高溢價格局,但周度成交均價以及最高成交價整體呈現下降趨勢。
自4月12日起,最低收購價小麥暫停投放市場,自4月下旬起國家臨儲小麥暫停投放市場。據統計,截至4月底,2023年以來國家政策小麥累計投放180.935萬噸,實際成交166.7682萬噸,周度成交均價2398~2961元/噸。相比之下,上年同期國家政策小麥累計投放739.8222萬噸,實際成交725.4689萬噸,周度成交均價2590~3054元/噸。
2022年國內主產區夏收回顧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根據對全國25個夏糧生產?。▍^、市)的調查,2022年小麥播種面積34443萬畝,比2021年增加76.2萬畝,增長0.2%;小麥單位面積產量394.2公斤/畝,比2021年增加2.9公斤/畝,增長0.7%;小麥總產量13576萬噸,比2021年增加128.6萬噸,增長1%。
監測數據顯示,2022年新收獲小麥的整體質量為近10年來較好水平。2022年主產區新麥收購價同比大幅高開,市場化氛圍濃厚,市場主體之間的購銷博弈導致階段性行情頻現,面粉企業與飼料企業搶購小麥的現象不再,新麥品質較好導致跨區域流通量同比明顯下降。
隨著主產區新麥產量和質量形勢趨于明朗,加之價高制約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積極性,新麥收購進度放緩,麥價步入長時間弱勢運行狀態,持糧主體庫存小麥普遍處于虧損中。隨著主產區流通市場糧源數量持續下降,加之持糧主體庫存小麥難以順價制約其銷售力度,各級儲備小麥為保證新麥按時輪入,以及面粉加工企業為保障糧源加工所需,不斷上提新麥收購價格,以刺激到貨量。
據統計,截至2022年9月底,國內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5884萬噸,同比增加93萬噸;相比之下,2016年至2022年年均收購量為6291萬噸,其間最高收購量為2016年的7582萬噸,最低收購量為2018年的5015萬噸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監測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9月底,國內小麥價格區間為2590~3395元/噸,平均價格為3054元/噸;相比之下,上年同期國內小麥價格區間2000~2930元/噸,平均價格2553元/噸。
2023年夏糧收購展望及建議
考慮到國內小麥播種面積較上年增加,加之當前新麥整體產情較好,今年主產區新麥豐產預期較為強烈,新麥產量仍將處于歷史高位水平。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,2022/2023年度全國小麥新增供應量為14832萬噸,消費總量12775萬噸,供需結余量2057萬噸,比上年度增加2051萬噸。
5月9日,中央儲備糧連云港直屬庫有限公司采購6540噸2023年產白小麥,全部成交,底價2800元/噸,成交均價2754元/噸;中央儲備糧南通直屬庫有限公司采購3300噸2023年江蘇產小麥,全部成交,底價2800元/噸,成交均價2717元/噸。
受西隆糧油集團有限公司委托,5月11日,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競價采購4729噸小麥,全部成交。其中,2023年江蘇產紅小麥底價2820元/噸,最高成交價2730元/噸,最低成交價2710元/噸,成交均價2721元/噸;2023年江蘇產白小麥底價2840元/噸,最高成交價2770元/噸,最低成交價2765元/噸,成交均價2768元/噸。
2023年小麥(三等)最低收購價為1.17元/斤,較上年提高0.02元/斤。預計2023年國內主產區新麥收購價整體將運行于托市收購價之上,但價格重心同比將明顯下降,托市收購啟動的難度較大,新麥質量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麥市場購銷格局,小麥飼用替代需求好于上年。
預計國內主產區新麥開秤價以1.30元/斤為中軸線,區域間因品質及供需格局不同,開秤價有所差異。由于土地流轉成本以及生產成本等因素增加,加之上年主產區新麥收購價較高,農戶等生產主體惜售心理將較強,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糧源市場銷售節奏。
由于上年市場主體囤糧待漲,導致虧損現象較為普遍,預計2023年市場主體謹慎心態增強,高產量、高成本以及弱需求交織,收購周期仍將拉長,主產區麥價波動幅度同比或收窄,高面筋優質品種將備受市場主體青睞,市場主體之間的購銷博弈仍將較為激烈,質量與價格將成為售糧主體贏取市場訂單的關鍵。
建議市場主體充分做好市場調研,掌握新麥產量及質量情況,緊抓市場結構性矛盾,不要盲目搶購以及囤糧待漲,理性看待國內麥市供需格局,順勢而為,心理價格預期不宜過高。后期密切關注主產區新麥上市產量、質量情況以及各類型市場主體入市收購動態。